负责人马艳芝
教授,硕士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教师。曾先后主持完成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教育厅及唐山市科技局项目5项。作为主研人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课题子课题及省部级、市厅级项目20余项,并参与横向项目河北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唐山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野外普查工作。作为主研人获唐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唐山市第七批市管优秀专家,发表论文80余篇,参编专著1部。

成员姓名 |
性别 |
学历 |
职称 |
王向东 |
男 |
博士 |
教授 |
张启 |
男 |
博士 |
讲师 |
安海龙 |
男 |
博士 |
讲师 |
孙琪 |
女 |
博士 |
讲师 |
陆亚茹 |
女 |
博士 |
讲师 |
张胜珍 |
女 |
硕士 |
副教授 |
段英姿 |
女 |
硕士 |
副教授 |
王晓英 |
女 |
硕士 |
高级实验室 |
陈桂平 |
女 |
博士 |
教授 |
张立杰 |
男 |
硕士 |
讲师 |
团队研究方向:
1.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搜集评价与开发:由于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多为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甚微,还有其他一些原因,造成以有效成分评价药用植物的质量难度很大;同时药用植物的评价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的资源流失等也严重影响了种质资源的评价,而且种质资源评价体系目前尚未得到广泛认识。鉴于此,该方向致力于进行常见大宗药材、药食两用和药赏两用种质资源搜集及相应评价开发研究。
2.药用植物药效形成及抗性机理研究:药用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次生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该方向主要进行药用植物抗逆生理生化机理(如水分胁迫、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物质、细胞膜系统、蛋白质和糖类物质代谢、自由基清除、次生代谢物等)研究和药用植物抗逆分子机理(如抗逆分子机理分析、抗逆基因挖掘和利用)研究。
3.药用植物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该方向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现代组学方法为立指导,综合考虑生态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等多个层次,在景观模式、循环模式、体模式和野生抚育模式等模式的基础上,开展道地药材林下种植、仿野生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等生态种植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规模化、规范化和生态化种植体系,并进行成果示范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