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姜峰,副教授,博士
自2008年到唐山师范学院生物系工作以来,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 5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项目;制定唐山市地方标准3项;获得专利7项;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奖二等奖一项,唐山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在优良菌种产业化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多年分离筛选,已经获得多株产酯量高,性状优良的酵母菌种,已经在植物保护和农作物增产增收等多方面获得了应用。

成员姓名 |
性别 |
学历 |
职称 |
李亚子 |
男 |
博士 |
讲师 |
石洪凌 |
女 |
硕士 |
高级实验师 |
马超颖 |
女 |
硕士 |
副教授 |
马国兴 |
男 |
博士 |
讲师 |
张昆 |
女 |
博士 |
讲师 |
科研平台建设的方向与内容
方向一:根际微生物菌种分离、筛选、鉴定与菌种保藏库的建设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需求,在植物根际开展优良菌种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和交流等工作;建立菌种鉴定技术体系,整合现有菌种鉴定技术,形成一套快速准确的鉴定技术体系,提升菌种鉴定能力;建设库容量达1000株、5000份备份的现代化酵母菌种资源实物库。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菌种库信息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菌种资源数字化科学化管理。
方向二:优良酵母菌种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主要研究方向:与生物资源本身一样,生物资源信息数据也已成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成为国际科技与产业竞争热点和战略制高点。在前期实体菌种库基础上,建设菌种信息化系统,可实现菌种资源数字化和菌种管理的科学化。
方向三:根际微生物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面向生产实际的放大研究,开展优良菌种在不同领域应用研究,为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并对重点科技成果,向相关企业推介,为规模化、工程化、产业化、产品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