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长方向,2025年9月16日下午3点,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在会议中心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生命科学系党总支书记刘金玲担任主讲人,以“认知、融入、成长”为核心维度,为全体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入学教育课,引领新生在英雄城市的精神沃土上,启航大学新征程。
追溯城市记忆,汲取抗震精神养分
“一座城市的精神,是滋养成长的最好土壤。”刘金玲书记以“英雄城市唐山”为切入点,带领新生追溯城市记忆、感悟精神力量。她系统讲述了唐山从抗震救灾的“涅槃重生”到转型发展的“华丽蝶变”,深入阐释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内核。通过鲜活的历史故事与城市发展成就,刘书记引导新生理解:“唐山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坐标。希望同学们在这片土地上汲取坚韧不拔的力量,将个人成长融入家国情怀,做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融入师院新家,筑牢成长“温暖港湾”
“从今天起,唐山师范学院就是你们的‘新家’。”在“融入新家”环节,刘金玲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优势与校园文化。她指出,唐山师范学院秉持“勤思笃学,修身律己”的校训,已形成“知行合一,大爱及人”的校风,生命科学系作为学校重点建设院系,更是以“立足生命科学、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希望同学们主动熟悉校园的每一处角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学术讲座,在与老师的探讨中启迪智慧,在与同学的互助中收获友谊,真正把师院当成成长的‘港湾’,感受家的温暖。”
聚焦专业成长,明晰生科育人蓝图
“选择生命科学,就是选择与自然对话、与未来同行。”在介绍生命科学系时,刘金玲书记从院系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特色优势等方面展开,生动展现了生命科学系“以科研促教学、以实践育人才”的育人理念。她提到,生命科学系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团队,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4个、市级实验室5个,为学生提供从课堂学习到科研实践的全链条培养。“希望同学们以专业为基础,保持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在生科系的平台上绽放潜能。”
双身份寄语,护航新生行稳致远
课程最后,刘金玲书记以“长辈”与“管理者”双重身份,为新生送上成长嘱托与规范指引。
作为“长辈”,她提出三点成长建议:一要“主动适应”,针对大学自主学习、时间管理的特点,尽快调整状态,摆脱“过渡期”迷茫;二要“真诚交往”,在与人相处中坚守文明礼仪,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三要“理性认知”,客观看待自身优势与不足,在自我反思中找准定位,既不骄不躁,也不妄自菲薄。
作为院系管理者,她着重强调安全与规范:在安全方面,围绕人身、财产、消防等领域,提醒新生“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务必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在网络行为上,要求新生“严守法律底线、校规红线”,理性辨别网络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文明上网、理性发声,以文明言行树立大学生良好形象。
此次“开学第一课”既有思想引领的高度,又有实践指导的温度,为2025级新生勾勒出清晰的大学成长路径。新生们纷纷表示,将牢记刘书记的嘱托,以“公而忘私、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为指引,在师院的沃土上勤学善思、笃行不怠,让青春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中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