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生命科学系新突破!登《Nature》子刊(IF:16.6)

近日,生命科学系学术氛围浓厚,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分享会在系内热烈举行。此次分享会由青年博士教师马国兴老师主讲,他为各位老师深入解读了他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重要研究成果——“A facultative plasminogen-independent thrombolytic enzyme from Sipunculus nudus”,带来了海洋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深刻见解。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马国兴老师作为该论文的共同一作,深度参与了此项研究。研究聚焦于血栓性疾病这一全球主要健康威胁,从海洋星虫中发现了新型兼性、纤溶酶原非依赖性的溶栓酶(snFPITE),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snFPITE具有诸多优势,它既能激活纤溶酶原溶解血栓,又能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对纤溶酶原正常和异常的患者均有良好疗效;其激活纤溶酶原产生的新型纤溶活性剂(Flaa)体积细小,可轻松穿透血栓,实现对血栓表面和内部的同步溶解;而且,snFPITE能将纤维蛋白降解为超细小肽片段,显著加快溶栓周转速度;与传统的PA 和纤溶酶相比,它仅受到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和2 -抗纤溶酶(a2AP)的轻度抑制,在血液循环中稳定性更高。

 相关示意图

分享会上,马国兴老师详细阐述了snFPITE 的发现过程、作用机制以及研究团队在项目中面临的挑战和突破。他结合自身的研究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海洋生物中挖掘新型药物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如何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揭示snFPITE 的独特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老师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就感兴趣的问题与马国兴老师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围绕snFPITE 的临床应用前景、后续研究方向以及对生命科学其他领域的启示等话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马国兴老师分享研究成果

此次分享会不仅让老师们及时了解到海洋创新药物研发的最新动态,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拓宽研究视野的平台,激发了大家开展跨领域研究的热情。相信在此次分享会的推动下,生命科学系将在海洋创新药物研发以及相关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为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生命科学系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