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生命科学系教师党支部党小组工作简报

生命科学系教师党支部

党小组工作简报

2025年第2期

为构建“师生共成长、党建融业务”新生态,推动党建与专业深度融合,各党小组围绕学生培养、科研实践、党建活动及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多样化举措助力学生成长、推动学科发展并服务地方需求,取得了丰富成果,具体如下:

一、学业帮扶与榜样引领,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第二党小组推进“1+N”结对计划,马艳芝教授帮扶22级园艺专业姜华宁、23级园艺专业张锐庸,王晓英教师帮扶23级生物科学专业廉想、南嘉怡,通过谈心、制定计划、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多门重修课程,改善学习态度。同时,该小组开展“榜样力量”活动。6月9日,第二党小组邀请6名考研上岸学子录制成长短视频、书写致学弟学妹信件,并举办考研交流会,为22名大二大三学生提供考研经验借鉴。6月20日,组织党员教师开放日活动,解答22级学生学业规划、职业选择及考研疑问,覆盖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园艺专业。第一党小组则挖掘优秀学生党员、干部及考研上岸学子典型,制作5个宣传视频、发布4篇报道(校内3篇、校外1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热情。

二、科研指导与竞赛支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第一党小组 4 位党员教师指导18名22级学生毕业论文,定期召开会议提供科研与学习指导;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大赛省赛项目1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和国家级立项各1项。第六党小组以“互联网+” 大赛为抓手,通过线上课程讲解商业策划与技术创新知识、云端社群开展头脑风暴和案例研讨,结合线上线下多轮打磨项目,全程把关创意构思与落地执行,助力学生提升专业素养、积累实践经验与创业信心。第五小组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张国丽带领22级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研究甘蓝品种遗传多样性,学生论文被《科技研究》录用;王英指导学生开发黄瓜杂交种纯度鉴定InDel分子标记,学生论文发表于《环境与发展论坛》;同时该小组指导35名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与上传,为21名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李强副教授发表2篇高水平期刊论文。赵玉倩、顾丽嫱教师分别形成与课程相关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项,真实项目案例1项。

三、党建活动与实地调研,推动科研产业融合

第三党小组积极开展实践调研与党建活动:5月29日,常丽云副教授和马晓菲博士带领“智喂先锋”团队赴汉沽奶牛养殖基地,考察饲料配方、投喂流程及养殖模式,为“智能化自动定量喂料机器”项目提供实践依据,推动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6月20日,联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校科研处党支部赴乐亭李大钊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聆听革命事迹、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传承大钊精神,推进“党建+科研+业务”融合,助力动物疫病防控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四、技术赋能与订单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第四党小组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深入承德围场县腰站镇六合店村开展订单马铃薯项目。暑假期间,教师团队先调研当地土壤、气候、种植习惯及市场需求,随后挑选高产、优质、抗病的“云薯-304”品种,通过讲座与田间示范开展全流程种植技术培训;还促成农户与云南子弟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建立监督机制跟踪订单执行。经估算,参与农户每亩增收约800元,种植大户于化明预计增收3.68万元,有效优化当地农业产业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生命科学系教师党支部

2025年7月15